<form id="0vdpf"><nav id="0vdpf"><dl id="0vdpf"></dl></nav></form>
    <strong id="0vdpf"><center id="0vdpf"></center></strong>

      國藥東風總醫(yī)院

      新聞動態(tài)

      “把我們的愛,分享給每個腫瘤患者”

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4-20 瀏覽次數:

      本周是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,本次宣傳周的主題是“健康中國健康家——關愛生命,科學防癌”。罹患癌癥,可以說是生命中最不能承受之重。幾乎所有成功抗癌的患者,都經歷了從拒絕相信到被迫接受、從消極絕望到堅強面對的過程,承受了非常人能承受的苦與痛,經歷了非常人能想象的悲與喜。日前,記者來到國藥東風總醫(yī)院腫瘤科采訪了幾位癌癥患者,記錄了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,見證醫(yī)院對腫瘤患者推進的臨床敘事護理。

      A、醫(yī)生感嘆:腫瘤科的病床越來越不夠用

      昨日,記者來到國藥東風總醫(yī)院腫瘤科采訪科室主任匡黎時,她正忙著給病人做腫瘤治療方案?!艾F在的腫瘤病人越來越多了,腫瘤科的病床都快不夠用了?!?span id="67hr4arj" class="Key_Box" onmouseover="pop_upLayerByUrl_Load(this,'/PartialView/_BaseDoctor/_AjaxGet/218')" onmouseout="pop_upLayerByUrl_Hide(this)">匡黎感嘆地說。

      匡黎主任醫(yī)師長期從事腫瘤治療,擅長于腫瘤的綜合治療,尤其對肺癌、乳腺癌、頭頸部腫瘤、婦科腫瘤等的放療均有較深造詣,對腫瘤的靶向治療及腫瘤的免疫治療有著獨到的見解。

      “我1991年上班就分到醫(yī)院的腫瘤科,那時候,科室的醫(yī)務人員比患者多?,F在,完全反過來了,腫瘤病人越來越多?!?span id="67hr4arj" class="Key_Box" onmouseover="pop_upLayerByUrl_Load(this,'/PartialView/_BaseDoctor/_AjaxGet/218')" onmouseout="pop_upLayerByUrl_Hide(this)">匡黎說。

      作為十堰市醫(yī)學會放射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的匡黎介紹,我市腫瘤發(fā)病率略低于全國水平,肺癌、結直腸癌、乳腺癌成為危害市民健康前3位的腫瘤疾病。從性別上看,男性發(fā)病排在前5位的是肺癌、前列腺癌、食管癌、結直腸癌、肝癌,女性發(fā)病排在前5位的是肺癌、乳腺癌、宮頸癌、結直腸癌、卵巢癌。

      匡黎說,35歲后腫瘤發(fā)病率逐步上升。從年齡上來看,0-35歲年齡段發(fā)病率處于較低水平,35歲以后逐漸上升,到80-84歲這個年齡組,發(fā)病率達到高峰。0-14歲兒童發(fā)病主要集中在白血病、腦部腫瘤以及淋巴瘤。男性在35-64歲發(fā)病前5位分別是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結直腸癌和食管癌;65歲肺癌發(fā)病率依然位居第一,其次是胃癌、肝癌、結直腸癌和食管癌。女性在不同年齡段發(fā)病差異較大,35-64歲發(fā)病前5位分別是乳腺癌、甲狀腺癌、宮頸癌、肺癌和結直腸癌;65歲以后則是肺癌位居第一,其次是結直腸癌、胃癌、肝癌和乳腺癌。

      B、抗癌故事

      故事一:“有你們在,我吃的更香睡得更踏實”

      今年77歲的李維杰,去年11月份檢查出小細胞肺癌,已做了幾次化療?,F在的他,精神看上去明顯好多了。他坦言,現在吃的也多了、睡得也香了、心里也沒啥負擔,感覺病好了一大半。

      李大爺年輕時是一個愛抽煙的人,20多年前就查出慢阻肺,每年都要在呼吸內科住院調養(yǎng)。去年11月的一天,他感到呼吸困難,晚上睡覺都困難。家人將他送到醫(yī)院,確診為小細胞肺癌。

      “我得知是癌癥,也恐慌過,但轉念一想,不就是個癌癥嘛,我什么風雨沒見過。”在工廠干了一輩子的李大爺,拿出面對困難的勇氣,與癌癥作斗爭。

      現在,李大爺已經做了6個周期的化療,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他,生活得有滋有味,經常同病友交流心得,傳播抗癌的正能量。

      “現在的我,飯比以前吃的多了,覺也比以前睡得多、睡得踏實,每晚11點上床,不到三分鐘就鼾聲如雷,以前是不到12點不睡,睡眠質量還比較差?!崩畲鬆斦f,他的抗癌心得就是“病是躲不掉的,要順其自然,要聽醫(yī)囑,積極治療?!?/span>

      在這里治療了幾個月,李大爺對醫(yī)護人員很感激,“得了不幸的病,卻遇到了好醫(yī)生,醫(yī)護人員就像親人一樣對我,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?!?/span>

      故事二:“有你們在,我可以自駕游看美景”

      坐在記者的眼前,很難將這個個頭高、滿臉帶笑、瘦弱的男子與癌癥聯系在一起。6年前,一次單位體檢,不到50歲的李忠建,肺部CT顯示異常。再次檢查后,確診是肺腺癌。

      “我拿著結果,一下子蒙了?!崩钪医ㄕf,那是一個周末,他拿著結果呆呆坐在醫(yī)院的花園里,心里五味雜陳,“抽了一地的煙頭,我才回了家?!?/span>

      李忠建在工廠里干活,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,一家人指著他生活。得病前,他嗜煙如命,還愛喝幾口小酒。得了癌癥后,他沒敢告訴家里,硬是在家里睡了兩天、想了兩天,之后,一個人到醫(yī)院做了手術。

      剛開始,接受化療的李忠建頭發(fā)掉光了,身體還有各種不良反應,人的精神狀態(tài)很差。“我以為人生就這樣結束了,沒成想我在這里遇到了一群可愛的醫(yī)生和護士,他們對我比家里人還要好?!崩钪医ㄕf,匡主任對他說“你還那么年輕,能抗過來的。再加上,醫(yī)學在不斷進步,新藥在不停地上市,你會好起來的?!惫艽沧o士總是喊他“李大哥”,讓他感到很親切,找回了面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。

      經過規(guī)范的治療,李忠建現在的精神狀態(tài)還不錯,這幾年,他去周邊的國家旅游,還自己開車去大連、新疆等地盡情游玩。

      其實,李忠建的經濟條件并不好,在治療過程中,匡黎主任總是為他考慮怎樣節(jié)省開支。“這里的醫(yī)生不僅醫(yī)術高,醫(yī)德簡直沒法說。一切為了患者考慮,從用藥到治療方案,在考慮患者身體的情況下,還考慮患者的家庭經濟情況,切實為患者減負?!崩钪医ㄕf,這里的醫(yī)生是“治病也治心,用藥也用情”。

      故事三:“有你們在,帶癌生活沒什么可怕”

      52歲的老周,和鼻咽癌抗爭已經半年。他有過對命運不公的怨懟,也有過對疾病纏身的無助,更有過對家庭一貧如洗的絕望。但在國藥東風總醫(yī)院,隨著放療化療一次次交替展開,醫(yī)護人員一回回暖心幫助,愛人兒子始終陪在身邊,讓他堅定決心——有你們在,“帶癌”生活沒什么可怕。

      老周5歲時罹患流行性乙型腦炎(俗稱“乙腦”),因為家庭條件困難,錯過最佳治療時機,落下腿部殘疾。23歲時結婚,與妻子相濡以沫20年,最終兩人勞燕分飛。9年前,他與現在的妻子相識,再次走進婚姻殿堂。次年,在他們43歲的年紀,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。兩人均不識字,妻子又有貧血,中年得子按理說很值得人高興,但老周隨即被迫內退,每月只能拿到800元的內退費,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。

      去年底,老周的右頸部出現一個鵝蛋大的包塊,后來到醫(yī)院確診為鼻咽癌中晚期。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,但治療費用所需不菲。醫(yī)生已經告訴他們,鼻咽癌在所有癌癥中,屬于有較高治愈率的一類,只要積極配合治療,預后也可以有較好的生活質量。

      家境困難,老周的妻子東拼西湊,籌了些錢,碰碰運氣?!吧钤倨D難,也都有活下去的權利。只要有希望,我們就必須對每一個患者全力以赴,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治療上?!?span id="67hr4arj" class="Key_Box" onmouseover="pop_upLayerByUrl_Load(this,'/PartialView/_BaseDoctor/_AjaxGet/218')" onmouseout="pop_upLayerByUrl_Hide(this)">匡黎和科室副主任郭俊,得知老周一家的困境,主動在治療費用上給予適當減免,全科自發(fā)為老周捐款3000多元錢。

      “這是我上班20多年,護理過的經濟最困難的患者,但他們并沒有被貧困打倒,一家人始終和和睦睦,兒子又那樣乖巧懂事,我們對老周一家始終是抱著同情和敬意的?!?span id="67hr4arj" class="Key_Box" onmouseover="pop_upLayerByUrl_Load(this,'/PartialView/_BaseDepartment/_AjaxGet/12')" onmouseout="pop_upLayerByUrl_Hide(this)">腫瘤科護士長張麗說。

      C、“把我們的愛,分享給每個腫瘤患者”

      記者了解到,國藥東風總醫(yī)院腫瘤科創(chuàng)建于1992年1月,是鄂西北較早進行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的專業(yè)科室。腫瘤科治療以綜合治療為特色,近30年來,先后為數萬例腫瘤患者進行了有效的治療,不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,大大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,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。

      目前,科室擁有各類專業(yè)人員41人,現已成為運用國內領先技術和治療手段治療腫瘤疾病的市級重點???,腫瘤科的醫(yī)療技術始終保持本地區(qū)領先優(yōu)勢。

      “現在,抗癌已駛上精準治療‘軌道’,這是一種以個體化醫(yī)療為基礎,基因檢測、生物信息及大數據科學集成的新興醫(yī)療模式?!?span id="67hr4arj" class="Key_Box" onmouseover="pop_upLayerByUrl_Load(this,'/PartialView/_BaseDoctor/_AjaxGet/218')" onmouseout="pop_upLayerByUrl_Hide(this)">匡黎說,精準治療模式已經完全顛覆了傳統(tǒng)依靠化療、手術、放療等單一手段的抗腫瘤治療方式。實踐中,隨著精準醫(yī)學理念的發(fā)展和開發(fā),現在腫瘤的治療更精確,更低毒,療效更好。再加上新的藥物不斷推出,對于癌癥患者來說,總有一款藥適合患者延長生命時間。

      “我們腫瘤科一方面加強就診環(huán)境、診療技術的改善,新腫瘤大樓近一兩個月就可投入使用;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,著重推進臨床敘事護理。”腫瘤科主任匡黎介紹,所謂敘事護理,就是在尊重、傾聽、共情的人文關懷基礎上,把后現代心理學當中敘事治療的模式、理念和方法,與臨床護理相結合,醫(yī)護人員的角色是傾聽者、陪伴者、見證者。(記者 張貞林  特約記者 李毅 蔣輝)

       


      一区二区精品无码,国产00高中生在线无套进入,最新中文幕av无码专区不卡,欧美婷久久三级黄片

        <form id="0vdpf"><nav id="0vdpf"><dl id="0vdpf"></dl></nav></form>
        <strong id="0vdpf"><center id="0vdpf"></center></strong>